三家“两岁”上海创业公司,向总书记现场展示“不可思议”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4/30 12:06:36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三家“两岁”上海创业公司,向总书记现场展示“不可思议”
解放日报 李晔 查睿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
让人惊讶的是,在“模速空间”向总书记汇报展示的AI企业中,竟有三家成立不过两年的创业公司。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阶跃星辰成立于2023年4月,无问芯穹成立于2023年5月……2023年上半年,上海正悄然布局一批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短短两年已结出丰硕成果。
年纪轻轻,创造奇迹
2025年1月,成立不足两年的智元机器人,却已正式量产下线了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刷新行业纪录。
短短两年内,智元机器人在上海张江搭建了全球第一梯队的规模化机器人数采中心,包含家居、餐厅、工业、商超、办公五大类场景,超过两百个细分场景的任务,每天产出数万条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另外,智元还开源了数采中心采集到的百万真机数据集,比谷歌等行业巨头的长程数据规模高10倍,场景范围覆盖面扩大100倍,数据质量也从实验室级上升到工业级标准。
有了数据的支撑,“脑子”也要跟上。3月10日,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1,这是全国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并成功部署到多款机器人本体。面对开发者们普遍面临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等重重难题,智元在今年4月还发布行业首款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并给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目前,智元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商业量产,年内出货量预计将达数千台。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习近平在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介绍。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表示,阶跃星辰专注于基础大模型技术,在两年时间内自主研发了五大类、全体系的基础大模型矩阵,是国内基座模型种类最全面的公司之一。
在国内多模态大模型中,阶跃星辰是当之无愧的“卷王”。近一个月内,阶跃星辰接连上新三款多模态模型,目前阶跃星辰Step系列基座模型矩阵中,多模态模型的占比达7成。此外,阶跃星辰还连续开源语音、视频生成、图像编辑等多个多模态大模型,在同期开源模型中表现最优,为全球开源社区贡献中国力量。
目前,阶跃星辰已经与汽车、手机、具身智能、物联网四大领域的合作伙伴达成技术合作并推出新产品。比如,面向智能汽车,阶跃星辰与吉利汽车集团合作,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最新的智能座舱体验。面向手机,阶跃星辰与 OPPO 等头部手机厂商合作,在最新旗舰机型上深度集成阶跃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
无问芯穹是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企业,创始团队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成立,公司到下个月将满两周岁。正是这家年轻的公司,在云端和终端同时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自主硬件上的高效协同部署运行,已服务全国20余省市的40余个异构算力集群,总的混合算力逾7000P(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相当于350万台电脑同时工作。
无问芯穹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向总书记汇报展示(据央视网)
无问芯穹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告诉记者,他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核心软件技术的研发突破,以及无问芯穹的“端模型+端软件+端硬件”智能终端一体化系列产品。介绍过程中,总书记关心两个点,一是技术自主可控,二是队伍的年轻化。
在模速空间,夏立雪向总书记展示了上海4家企业的8款芯片。目前,无问芯穹已实现自主算力的高效利用,如与徐汇区、模速空间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而浙江、四川、北京等地的算力平台也有无问芯穹的赋能。
在听取无问芯穹汇报时,总书记主动问起公司的成立时间和队伍平均年龄。1991年出生的夏立雪作为首席执行官,却还略为“汗颜”地说,自己比团队平均年龄长了两岁。他感慨,无问芯穹能力比较全面,在技术、运营、商业落地方面均有不俗表现,这完全依托于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上海尤为给力的产业政策与生态营造。
成长速度,“不可思议”
上海能够造就阶跃星辰、无问芯穹、智元机器人“不可思议”的成长速度,背后是上海对行业最专业的理解、最精准的预判,并提供最有力的要素支撑。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习近平在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察看大模型产品展示。(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比如算力。大模型训练依旧遵循着“大力出奇迹”的尺度定律。上海亦洞察到,模型的后训练和推理需求,很快将超过预训练需求。为此早在2023年,上海就超前提出了10万卡以上超大规模智算算力投入。而据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今年上海市智算规模力争突破10万P。
上海的诚意,甚至细致到一张“算力补贴券”,由市区协同,在模速空间对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给予最高100%算力补贴。
正是在超大规模算力支撑下,上海已炼出MiniMax、阶跃星辰等四大基础模型。
未来将决定模型能力上限的高质量语料数据集,同样是上海的先手棋。去年3月,全国首家人工智能语料公司“库帕思”在沪成立。这个大模型语料超级工厂,主打低成本、高质量,最爱承接语料标注加工的脏活、累活、精细活,旨在让模型公司省心。某大模型公司已在考虑将语料部门外包给库帕思。库帕思CEO黄海清介绍,目前,围绕1个综合语料库、X个行业语料库,库帕思成品语料总容量已达260T。“我们还在领先布局合成数据和思维链数据,这将是大模型实现更好推理能力的核心语料。”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语料主题论坛上,库帕思携手大模型语料生态伙伴,集中发布了一批大模型语料成果。
资金也配足了,上海相继成立人工智能母基金、人工智能国家大基金、人工智能生态基金,总盘子近千亿元。
算力、语料、基金保障之外,上海对开发者的“倾城之恋”,体现在开源开放上。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沪启用,首期已部署超百台异构机器人。该训练场旨在实现人形机器人数据的规模化收集和生产,为开发一个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提供关键支撑。2月18日,阶跃星辰宣布开源全球参数量最大的视频生成大模型,成为大模型开源世界中又一股中国力量。另外,去年8月起,上海强力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敲定自动驾驶等5大关键领域,以及制造、医疗等6个重点行业,以“5+6”的开放之姿,让AI收获稳稳落地的幸福。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日前在沪启用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介绍,去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8%,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发展格局,大批创新企业和青年才俊入驻,创新浓度持续提升。
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日前受访时也表示,阶跃有信心成为穿越竞争周期、最后剩下的那几个玩家之一。因为新一代AI是算力、系统、数据、算法的比拼,而这“铁人四项”,阶跃均已形成自己的优势。“这些都得益于上海开发者生态的滋养。我认为,上海在大模型领域的生态布局和应用落地都是全国领先的。”
核爆,需要回归到产业的根本逻辑,即技术的创新生态与应用生态。当所有必需的支撑都已到位且仍在不断精进时,“不可思议”的速度自然不用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