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珍加盟中心
更多>>
更多>>
更多>>
产品展示

2023年派—送 快速上门手机荐康客2023重庆永川区

单价:1.00
库存:1
公司名称:新时代国珍加盟中心
联 系 人:李经理
联系电话:15991853290
腾 讯 QQ:988804
公司地址:新时代国珍加盟中心
产品分类:国珍加盟
发布日期:2023/3/19 17:33:26
购物须知: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是唯一一家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节能完成了从国家政策性投资公司向专业化产业集团的嬗变和转型升级,构建起以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业板块,以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为强力支撑的“4+1”产业格局,发展成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科技型服务型产业集团,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0年,原为国有中央军工企业,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新时代集团联合重组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重组后,新时代集团成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二级子公司。目前,新时代集团形成了大健康业务、国际化业务、商业物业经营业务等业务格局,同时积极开发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努力打造成为具有较高价值创造能力、提供绿色健康和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的产业投资集团。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是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是直销行业内首批获得直销牌照的内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央属企业,2006年8月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原料采收、科研、生产、销售、培训、服务于一体,包含5个子公司、3个事业部和31个销售分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新时代集团的支柱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自立立他,德行天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继承和弘扬中华养生文化,不断挖掘和利用中医药文化的精髓,秉承“治未病”和“药食同源”理念,秉承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理念,注重本土自然资源的开发、整合及综合运用,凭借企业雄厚实力,充分运用高科技,在松花粉及天然产品方面形成了突出优势,其中松花粉系列产品居行业领先地位,并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珍”松花粉与竹康宁为代表的保健食品、营养食品和“香兰阁”化妆品、“竹珍”保洁用品等四大类150余种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并享有盛誉,引领大众走进健康新生活。目前,公司在全国主要重点城市设立了国珍健康体验馆,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近千家国珍健康生活馆。

百年企业、立志长存,公司将在“中国梦”、“国珍梦”引领下,按照“做大健康产业,引领健康生活”的战略定位,充分把握发展契机,彰显品牌优势,构建以“更多的健康产品、更广的健康经营领域、更佳的健康服务和更高水平的健康管理”的大健康产业格局,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致力打造成为品牌卓著、实力雄厚、国际化的大健康产业集团。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总部园区(北京)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北京总部办公大楼

新时代健康产业新工业园区(烟台)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国平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永刚

玉米不当“玉米”卖

  在美国亚特兰大北部的一个乡村里,有一名叫约翰凯恩的农民,多年来,他一直继承家族的传统,靠种植玉米为生。但由于玉米在美国是一种极其廉价的农作物,因此很难卖出一个好价钱,所以虽然约翰凯恩非常勤奋地耕耘着家中的十几亩玉米地,但也仅仅是养家糊口而已,无法因此而过上富足的生活。
  
  后来,约翰凯恩的儿子小约翰从学校毕业后,也加入到种玉米之中来,帮父亲一起耕种玉米地。有一次,他们从外面请来了24名工人给玉米地锄草,期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结果把24名工人全困在郁郁葱葱、半人高的玉米地里。十几亩的玉米地种得错综复杂,第一次来这里干活的工人根本找不到出口,最后还是约翰父子把他们一一领了出来。
  
  这件小事一下子促动了小约翰,他从中看出了一个致富的新商机。接下来,小约翰到城里请回来了几个美术和植物园艺剪裁高手,让他们帮自己在玉米地里设计和剪裁出一个个大的玉米“怪圈”迷宫。
  
  当这个绿色的迷宫被设计好后,约翰父子又邀请城里的游客前来自家的玉米迷宫里参加捉迷藏和寻找出口的游戏,并且适当从中收取一些费用,而玉米则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游客。
  
  很快,这一新型的、放在大自然中的娱乐游戏大受人们的欢迎,前来感受玉米怪圈迷宫的神奇魅力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今每年约翰家的玉米地接待的游客多达15000多名,由此他们也从中大赚了一笔,其收入比之前单纯卖玉米要多出无数倍。
  
  无独有偶,在埃及有一个村庄,由于地处偏僻,资源贫乏,而且文盲人口众多,因此多年来一直是埃及最贫困的村庄之一。虽然一届一届的村长也都是想尽办法脱贫致富,但最终都是因为没有什么有效的招数而不了了之。因此,当其他的村落都一个个先后发展起来了,这个村庄的面貌依然还是跟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村庄一样,贫穷而落后。
  
  后来,一位“空降”过来的村长,突发奇想,他认为,既然他们现在的村庄和很多年前的古埃及村庄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两样,那么就干脆在贫穷落后上做足文章,打造出一个现实版、活着的“古埃及村庄”,这样一定会吸引不少人过来参观旅游。贫穷落后也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呀。
  
  于是,村长开始带领村民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村里所有的房屋都改建成古代埃及时的模样,之后,村长又精心挑选了250名村民,其中包括老人、孩子、妇女和青壮年,让他们入住改造后的“古埃及村庄”,并将他们的生活全都“古埃及化”,让他们完全按照几千年前埃及人的穿着打扮和生产方式劳动,每天都牵着牛羊出去干活,拉磨。
  
  同时村长还请来了植物学专家,在他们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在埃及灭绝了1900多年的纸沙草的种植,并且让这些纸沙草成为埃及传统手编制工艺品的原料,仅这一项就为近万人提供了就业和工作的机会。
  
  活着的古埃及村落,最原始、最原汁原味的古埃及文明,这样的宣传口号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外来旅游者。人们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目的就是来看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民族的古埃及人,每天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而其他250名之外的村民则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游客们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或者推销旅游纪念品。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个村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收入让他们个个腰包鼓了起来,彻底脱贫了。
  
  从单纯的种玉米到打造玉米绿色迷宫,从始终如一的守贫到“因贫”利导的古埃及村落,思维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美好结果。而这一切仅仅是需要做到玉米不当玉米卖,贫穷不当贫穷看。